本文转自三联生活周刊旗下,倡导时尚茶生活、爱做茶实验的微信公号「熊猫茶园」
前段时间,茶叶蛋有了梗,成了段子手口中的“奢侈品”和“炫富神器”。今天,讲的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不可取代的那颗真正的茶叶蛋。
0
1
边走边拍
酒店速写
美食写真
这是能唤醒60、70年代人关于春游记忆的三个字:茶叶蛋。自拍发朋友圈是不会有的,也无需多么丰富的美食,他们的春游记忆里,是荡起的双桨、那被风吹起的衣角和耳畔传来的歌声,记忆里有单车、有春光,还有茶叶蛋。
在无数吃食中,茶叶蛋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闻出咸味的东西,就像是烘培的蛋糕天然可以感应甜味。我们的童年以及白衣飘飘的年代,谁不曾途经茶叶蛋小摊?大料、茶叶与鸡蛋同煮的袅袅香气交织在一起。剥开后清晰的花纹印在蛋白上,像是中国哥窑的瓷器一般美丽。视觉与香气,愉悦了整个傍晚。
我没有中年大叔的青葱记忆,关于茶叶蛋,我会想起还珠格格里一对卖茶叶蛋的老夫妇要暗杀皇上,抄起藏好的匕首刺向一脸蒙圈的皇阿玛,掀翻了一锅茶叶蛋,紫薇见势冲向皇上挡住了致命一击——这大致能看出茶叶蛋的群众基础是坚实的,它不起眼,但很特殊,既是小吃,又饱含家的记忆。春游的时候带一袋,看电影的时候揣两只,外出求学时行李里塞一包,多半是出自妈妈之手,所谓慈母手中蛋,游子身上揣。茶叶蛋和各种食物百搭,有营养又携带方便,老少咸宜,关键还特别顶饿,制作程序也不复杂。不是速食也不是大餐,却自带人间烟火气息。
世界上最好吃的茶叶蛋只存在于记忆之中,茶叶蛋没有统一配方,妈妈做的最好吃。街头的摊贩不像你妈妈那么样爱你,能把浸泡着的茶叶蛋藏得足够久,一直到完全入味才拿出来给你。这还会形成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,吃的时候感觉不深,但是在日后,在远离那个时代时,它才会变成一种幸福感的象征,哪怕偶尔念想一下,舌头都会不安地扭动,期待着其实并不存在的蛋黄颗粒感。
卖茶叶蛋是一代人的生计,在台湾的便利店中,基本都飘着一股茶叶蛋的味道,闻着味儿,就能精准的找到便利店。在日月潭玄光寺码头的台阶旁边,有个存在了数十年的卖茶叶
受欢迎的核心是入味。南方都有卤菜的习惯,卤牛肉、鸡爪、猪头肉之后,再放进些鸡蛋与茶叶进去同煮,蹭了油水,也蹭了茶香,都融进了那一颗蛋中。人生好似茶叶蛋,要有裂痕才够味。关键是要在煮熟后将蛋壳用勺子背轻轻拍裂,经过长时间浸泡或煮,让味道通过纹路的缝隙侵入蛋中,蛋白上也会因此留下玄妙的花纹。
用茶叶佐以酱油、大料等重口味佐料煮蛋是一种粗暴简单的方式,茶叶、酱油、桂皮、八角、姜片,你问我各加多少,中餐都是“少许”为单位的,无需太在意。又正因为随意,赋予了其诚恳又接地气的心。
但不知你是否扪心自问过:吃过真正的茶叶蛋否?清代美食家袁枚的《随园食单》,是可考古籍中最早系统介绍茶叶蛋做法的:“鸡蛋百个,用盐一两,粗茶叶煮,两枝线香为度。”古时两枝线香相当于现在4个小时时间,目的还是为了入味,也只有这样,才能让蛋黄带着绵绵的口感并包含茶与卤料香。慢火熬炖出来的,往往都蕴含着那种饱含着仪式感的美妙味道。
真正的茶叶蛋,入的是茶味,倘若大料、酱油少许,哪里还有茶叶的清香了。茶与蛋的组合,传递的是动物与植物、荤与素的巧妙融合。更重要的是,这样的组合解决了一个尴尬的问题:经过加热
兴许有人会问,用什么茶叶煮鸡蛋最合适?我从不觉得食材寻常,就应该以寻常的材料辅之,我总是期待着化腐朽为神奇。粗茶叶那是古代人的审美,现代人要有现代人的精致。
于是,我精选了13种原料靠谱、工艺正确的茶用来煮鸡蛋,得出了结论:武夷岩茶煮鸡蛋最合我的口味,其次是台湾乌龙。前者有清新好闻且霸气十足的花香,既没有丧失掉鸡蛋本身的鲜美,又增加了岩茶特有的味道,岩骨花香让鸡蛋有了“炭烧”般的口感。我用台湾的金萱乌龙和大禹岭高冷都试过煮鸡蛋,煮出来略带一些甜味,金萱乌龙特有的奶香味也能在其中若隐若现。
如果你对充盈着茶叶清香茶叶蛋有兴趣,下面的招数将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,如果你能做出耳目一新又可以修正《随园食单》的茶叶蛋,人生的厚度必然会加分。
原料靠谱、工艺正确的茶是必须的,千万不可拿那种盒子比茶叶贵的茶来充数,这是对鸡蛋起码的尊重。鸡蛋必须土鸡蛋,一身抗生素的鸡下的蛋别往家里拿。按1:30的茶水比准备好茶与水,另用沸水将岩茶泡上20秒,夺去它的初夜后将水无情倒掉,茶备用。鸡蛋洗干净放入准备好的水冷水入锅,中火煮沸后将鸡蛋壳拍裂,加盐少许转小火慢炖半小时,投茶,3分钟后捞出茶叶,汤汁泡蛋,至
至于是纯茶叶蛋好吃,还是加了大料酱油的茶叶蛋好吃,我想我们为自己的实验精神骄傲,强调独具一格的清香就好。毕竟不能和童年的味道争论啊,争不赢的,对不对?









